作者:许明
由于工作的原因(职业为咨询顾问),我每天独立或与团队一起解决客户的各种管理难题。经常会对入门不久的咨询顾问说“要深度思考”,而不仅仅是“想想”。因为若非深度思考,就不能得出条例清晰的答案。其实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很大的差异,通常取得成就的人思考问题很深入,所以能够得出正确的判断。具体来说,”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真正的问题所在”“如何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如何得到相关人员的支持”“如何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如何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对质量管理体系落地能够发挥明显的作用。
为什么有的人思考了很长时间,仍然得不出条理清晰的答案?
我很认真地思考,为何还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长时间思考”和“认真思考”并不代表“深度思考”,下面谈谈阻碍深度思考的N种思维:
1、第一种思维:因果倒置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以现象作为原因来思考。
”做体系管理工作吃力不讨好?“——”改做其它工作吧
这样直接简单地思考,就很容易陷入因果倒置地思维定式。诚然,其它工作可能不像体系管理工作那么困难,但是其它工作就那么好做吗?这是回避,体系管理工作做不好的原因可能是你对体系管理工作的认知度不够,也可能是你推行体系的方法不合适,也可能是你没有找准适宜的切入点来推动,如果是这样的话,你需要的不是改做其它工作,而是找出问题的本质,对症下药。
单纯以现象作为原因,无非就为掩盖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样绝不能找到条理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