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同一性:自然生态系统来自数亿年的自然进化,企业生态系统来自市场经济中的自我创造与社会选择。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企业生态系统竞争,企业的生与死究其根源来自企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企业生态系统 密码 r型企业 K型企业 有机型企业 无机型企业
密码一:复杂与简单的关系
企业生态系统第一密码是复杂与简单的关系。企业生态系统越复杂,企业价值网就高能化(生命力越强),企业生态系统越稳定;相反,企业生态系统越简单,企业价值网就低能化(生命力越弱),企业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波动甚至毁灭。
全产业链高端的企业类似热带雨林那样生命力旺盛,产业价值源创造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其颠覆性产品犹如巨石砸在湖中产生的波浪,相关企业在一层层波浪之中形成产业链(网);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形成适合当地社会的小生境(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所处的地位)和市场生态位。华为集团正是如此:建立了遍布全球的26个研发中心,聚集科学家资源,走聚合化创新之路,ICT解决方案领先全球,构建起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优势。
处于全产业链低端的企业生态系统类似热带草原,优质资源如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一样极度稀缺,社会分工简单而导致产业网简单化、价值创造低能化,没有资格进入全产业链核心系统,资源配置机会与效率处于行业末尾,只能在市场底层艰难生存,企业死亡概率大。
不同企业类似于不同生长型植物那样自下而上配置形成群落垂直结构,即层次性。企业生产力决定各自的市场层级,必然有差异性大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要形成森林生态系统,关键是拥有“林冠层”那样的全产业链顶端地位。自主源创造力差的企业,必然像灌木丛那样矮小,怎么可能有企业生态系统的“林冠层”?有的大型传统企业没有世界级源创造力,而是借助平台化创新导入二三流技术,试图弥补自身的科研短板,这种规模庞大的企业,就像没有林冠层的“假森林”,必然是低水平的横向规模化发展。所以,企业的森林生态系统来自产业高深度而不是产业宽广度。而产业高深度来自时代高深度(时代的高度与深度的融合),谁创造时代,谁就是全球市场的最终把控者。
产业的高与低、强与弱都是相对的。21世纪的落后产业放在17世纪也是最先进的。紧跟时代的企业处于第二等级;时代演化会表现为局部或阶段性质变并最终质变完成,那些不能够与时代同步演化、总是比时代发展“慢一节拍”的企业处于第三等级;严重不适应新时代而面临严峻生存压力的企业处于第四等级;完全停留在旧时代的企业处于全社会最低等级。建设企业生态系统最忌讳第三、四等级的企业,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深度而仅仅有产业宽广度,也许企业规模庞大,但只有数量型增长而没有质量型发展(增长≠发展),长期处于全产业低端,企业效率、净利润率和长周期复合年增长率偏低。比较优势明显的是第二产业等级的企业,它们也许没有全球最强大的竞争力,但紧跟时代步伐,走高精尖之路,抓住战略机遇,像不少德国企业那样“小而精”(世界隐形冠军),借助优质资源形成类似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那样完善而强大的企业生态系统。当然,全产业第一等级的一流企业最牛气,它们构建全球经济系统的顶级群落,必然形成企业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时代创造者也具有最强大的源创造力,凭借颠覆性的产品或服务抢占全球产业链价值最大环节,形成全球垄断优势,成为全球价格的制定者;利润率高于世界平均利润率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成为全球经济丛林法则的策源地,也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总根源。
现代市场经济形成森林式的世界经济生态系统,产生市场丛林法则: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形成全球经济系统的“林冠层”,落后国家的企业整体上处于“地表层”,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整体上处于“草木层”或“灌木层”,较发达国家的企业整体上处于“下木层”。各个国家的产业生态位由本国源创造力决定,这是企业生态系统的时间轴与坐标系。
密码二:分工与地位的关系
企业生态系统第二密码是群体关系网的形成与进化机理,即分工与地位的关系。
企业的市场网络类似于食物网,其根源是社会分工形成产业等级系统:全产业最高等级的企业拥有复杂而强劲的市场网络;全产业最低等级的企业只有简单的市场网络甚至低端而单一的偶然市场;处于全产业顶端的企业总是稀少的,这是丛林法则的必然结果。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港口股份制企业,也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综合性港口,2017年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增长19%。这一业绩来自社会分工的最佳环节——现代物流,抢占了全球经济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并与快速崛起的中国制造业相互促进,构建世界产业价值的创造源,企业价值网高级化,市场根基深厚,企业生态系统强大。
企业地位部分来自企业地理,其相关度与企业性质正相关:交通物流类企业的正相关最大;零售业和金融业的正相关较大;哪怕文化类也如此,好地方就有好的文化产业。企业地位与企业地理的相关度:全球大时空最重要、区域中时空次重要、企业小时空最弱。上港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优势: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叉点,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赋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为其带来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
产业演化与生物进化具有相似性:第一产业类似于第一性消费者;第二产业类似于第二性消费者;第三产业类似于第三性消费者;第四产业类似于第四性消费者,即源创造为主的知识经济、艺术经济、创意产业;第五产业(为各类产业提供智慧)类似于第五性消费者,核心是教育,AI时代,人才代替资本而成为第一价值源。
产业演化呈现非线性曲线图,与生物进化相似又有差异:其相似性是严格的顺序性、类别化和层级化,形成产业逻辑关系网;其差异性来自人性复杂化,产业演化绝非历史单向性与线性迭代关系,而是非线性又非均衡的混沌迭代、纵向替代与横向融合的复杂演化;初级产业与高级产业形成纵向的历时态与同时态的替代关系,相关产业形成横向多维融合关系;现代产业反哺传统产业又在融合中消灭传统产业(聚合化创造新产业);第五产业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也是产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价值源。
密码三:稳态与消亡的关系
企业生态系统第三密码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否稳健或被破坏。
企业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企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一能力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如果干扰过大,超出企业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必然导致企业生态平衡不可逆转地破坏,这个临界限度叫企业生态阈限。
企业成分多样、企业能量流动和企业物质循环途径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自我调节能力强;结构和成分单一则很难形成企业生态系统,企业调节能力弱小,犹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仅地衣一种生产者,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恢复代价大。
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与21世纪初的海外扩张失败、再到如今的缓步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的老牌企业——TCL发展曲线图。2004〜2005年,TCL并购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失败的案例启示在于,如何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涉及四大问题:新领导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即合法性问题;高效做事即有效性问题;组织目标的交流与共识即前瞻性问题;企业精神培育即企业文化问题。可惜TCL没有做好,并购失败落下病根,导致企业丧失自我稳态而一度衰败。
增强集团的价值体现,一直是李东生和TCL努力的方向:2017年TCL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增长75%;2018年,再给高管和核心团队戴上“金手铐”的持股计划,将增强TCL的源创造力。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五年,每年滚动推出。新一轮员工激励分两层:一是高管层持股,即“TOP400和核心骨干持股计划暨全球合伙人计划”;二是向业务骨干定向增发限制性股票,即“2018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暨全球创享计划”。这些战略举措可增强TCL的企业稳态,建设核心团队并形成初级化的命运共同体。
企业抵抗力稳定性(企业生态系统抵抗全球大市场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企业生态调节能力正相关。抵抗力稳定性强的企业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企业生态系统平衡不易被打破。
企业为什么会消亡?其实就是企业生态系统类似于大自然的生态阈值被突破那样,遭到社会大环境的严重干扰,特别是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多维度叠加效应。每次全球经济危机必然消亡很多企业,而那些全球竞争力强的企业,其生命力顽强,哪怕经历最严峻的经济危机也能活下来。这些企业处于全产业的最高端,社会关系网强大,在全球经济和国家经济中占有核心地位,成为社会稳定的战略基石。这些企业创造了时代,具有下一个时代的生存能力,并与全社会的最基本需求形成生死关系,即民众消费的首选对象、政府扶持的优先对象;企业内生力强大、内外共生关系网发达、企业生态系统自我平衡度强,增强了企业的抵抗力与稳定性,将在下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借助先发优势而成为最强大的企业。
密码四:企业类型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企业生态系统第四密码是劣币驱除良币。
企业界与生物界惊人相似,为什么有些生物人类想消灭而又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人类想保护而又保护不住?商界正是如此。有些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全社会花费很大力气也没办法根除;而具有源创造力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遭到逆向淘汰,哪怕政府和法律保护也面临生存危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劣币驱除良币现象?
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采取r对策(r-strategy),这些企业小而寿命短,存活率低,但繁殖力极强,主要靠社会病态和市场缺陷来隐蔽发展,善于利用小的和暂时的生境,企业死亡率主要由市场环境变化引起,称为r型企业。r型企业为什么能活?其实是全社会提供了r型企业有利的生存环境,这涉及人类理念的天然缺陷。
创新型企业采取K对策(K-strategy),对生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能有效利用生境中的各种资源,企业数量稳定在市场环境容纳量的水平上,企业死亡率由产业密度制约因素引起,得到政府支持和市场认可,称为K型企业。
K型企业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一个是稳定平衡点S,一个是不稳定平衡点X(又称灭绝点)。基于市场断层危机(贫富鸿沟产生的消费断崖),企业缺乏与中高端消费层的融合机制,必然产生危机源而被逆向淘汰,即劣币驱逐良币。缺乏法治和道德沉沦的扭曲市场中,畸形消费方式将产生病毒式的产业破坏力,K型企业就会遭到r型企业的逆向淘汰。毁灭式的价格战将导致全社会的消费价值导向畸形化与愚昧化,K型企业容易陷入低成本竞争与数量竞争的泥坑而牺牲质量与品牌的优势。
海信打质量牌,成为K型企业成功案例。高质量的好产品就是高质量发展,将单一的“降成本”转变成“讲成本”。周厚健以激光电视举例说:“在海信带动下,激光电视目前成了消费趋势和热点,同样100英寸,我们卖6万元,市场上也有每台9000元的产品,但完全是两个‘东西’。画质、亮度、对比度、色域、寿命完全不同,一味削减成本,最终也会葬送这个产业的美好前景。”这里,提高成本的价值贡献率是关键,本我的源创造力是基础。
产业高端化开启高端化市场,这是K型企业的生存秘诀。辽宁成大生物是中国第一个跨行业的专业疫苗生产和销售企业,引进美国BARI公司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微载体Vero细胞培养技术和先进设备,采用国际标准狂犬病固定毒株PV-2061株和低代次的Vero细胞;人用乙脑疫苗与多个国家达成购买意向,标志着我国乙脑疫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大生物成为立足全球产业链高端的K型企业,拥有了世界级的源创造力,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密码五:企业性质决定各自生态系统类型
企业生态系统第五密码是企业性质本然决定各自的生命。
当今企业可分为两大类:无机型企业和有机型企业呈现本质的差异性。
有机型企业形成耗散结构,通过企业自我消化机制,保持企业高度有序状态。有机型企业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类似生物DNA那样的遗传密码,构成稀缺、优质、高端、高效、高薪、高速的资源内聚体,企业的内聚作用和黏附作用强大,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构建命运共同体,高价值、高工资、高利润率与高积累率、高速度形成企业优良的内循环系统,吸引优质资源特别是科学家资源,创造颠覆式的产品或服务。华为就是有机型企业的成功范例。
无机型企业因缺乏耗散结构功能而无法持久维系企业有序状态,一旦遭到外界打击,就会自动消亡(弱不禁风)。无机型企业没有创造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关系紧张,上下级关系对立,有形或无形的暴力充斥企业(土皇帝式老板,强盗式企业);利益关系尖锐化,土匪式分利方式;野蛮化或垄断化经营,依靠市场暴力获得暴利。从行业来看,暴利行业和投机产业(类似ICO等虚拟货币)的无机型企业普遍;一旦暴利消失或投机消失,犹如海水退潮一般消失。
聚合化创新企业是有机型企业,也最有生命力,往往处于全产业网轴心地位,在第五产业的高效牵引下形成产业生态系统,产生全球领先的企业生态系统。平台化创新企业类似无机型企业,平台合作者的利益共同体不可能转化为命运共同体,缺乏企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与内生动能。无机型企业与全社会的交换中容易出现代谢环节阻断,缺乏自主研发的源创造力,试图借助平台化创新来建立看似牢固其实不可靠的无机型合作模式,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而非命运共同体,必然出现有规模而无凝聚力的“大而空”企业,即使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生存空间,也将长期处于低利润率下的低积累率带来的低速发展。
通过解析企业生态系统的五重密码,我们发现,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同一性:自然生态系统来自数亿年的自然进化,企业生态系统来自市场经济中的自我创造与社会选择。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企业生态系统竞争,企业的生与死究其根源来自企业生态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兴杰.哲思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